区县动态
他从小就长在农村、生活在农村,农民的生活,他熟悉、又亲切。工作后,他又在基层乡镇工作4年,整天与他熟悉的农民群众打交道。2018年初,他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队员被选派到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西片一个偏远的贫困村—袁家山村,走上了他的扶贫之路。他就是印台区委政法委扶贫驻村干部温亮同志。
在扶贫路上,最多的就要和农民打交道,谈心交流,做到知根知底,才能帮助贫困户制定可行的帮扶措施、为贫困户想办法、找致富路,让他们走出贫窘的困境。他在农村长大,在走访贫困户中,用“老陕”腔调与群众交流,这便拉近了大家的距离,凡事都好沟通,没有了隔阂、更显的亲切了。他常常走东家进西户、田间地头、村口、树荫下,哪里有群众他就在那里,通过与群众拉家常方式,宣传宣讲党的扶贫好政策。大爷,您老高寿,高龄补贴领了么,看病报了多少;嫂子,你家耕地补贴多少钱,娃上学教育政策享受没;哥,最近打工咋样,家里都种的啥......为了让群众了解更多的扶贫政策,他就这样把扶贫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谁家有养老、谁家有高龄、谁家有残疾、谁家有低保、谁家孩子上学,他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让扶贫政策拉下一户贫困户。同时,他积极对外宣传袁家山村扶贫工作,撰写扶贫信息,通过新闻媒体将袁家山村扶贫做法、成效与大家共享,他撰写《袁家山蝶变》文章在《学习强国》、《西部法制报》、《铜川日报》等媒体刊登,袁家村扶贫工作也在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频道《今日点击》栏目播放,让更多的群众了解袁家山村的变化。
在扶贫路上,他像待亲人一般,为贫困群众解决困难、帮助他们找致富路子。在走访贫困户时,他了解到贫困户康转羊外出务工时,不慎右手被砖厂机器铡断,家里的主要劳力丧失了外出务工的能力,经济收入一下减了一半。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边鼓励康转羊不要失去致富信心,一边想着办法。2018年,当帮扶单位需在袁家山村设就业扶贫公益专岗时,他便帮康转羊的妻子屈喜玲申请,前后帮她完善公益专岗审核表、合同,又帮她到扶贫、就业部门审核盖章,最终解决了屈喜玲的就业,增加了该户家庭经济收入。在走访贫困户康满羊时,了解到康满羊常年在外务工,妻子与年迈八十多的老母亲在家生活,妻子一人在家既要干农活,又要照顾老母亲,一个人很累,这时康满羊便有了在家发展产业的想法,但一时不知发展啥产业赚钱。他便又与康满羊一起找产业发展出路、为其出谋划策,最终决定发展原生态养鸡产业。2018年5月,康满羊便在山上散养了300只肉鸡,发展起养殖产业,他经常到鸡场与康满羊交流养殖、销售等问题,2020年春节前,看到一栏肉鸡全部销售,康满羊卖了2万多元,他再次鼓励,四五月再多逮些鸡苗,把你这原生态散养鸡规模再扩大,这才是好的开端。他尽自己所能,帮助贫困户解决困难,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在袁家山村树立了一批区镇村三级“一强四好”示范贫困户,让身边典型鼓励大多数贫困户,增加了他们脱贫信心和志气。
在扶贫路上,他积极协助村“第一书记”、村两委会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切实发挥一名党员在扶贫工作中的责任和担当。他一边整理村级扶贫档案资料,对扶贫资料进行整理、完善,对各级检查反馈问题建立清单、台账,按期完成整改任务;一边协助村上谋划实施村集体经济、道路硬化、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移民搬迁、村集体经济发展、整村美化亮化绿化等各项工作。他积极与派出单位区委政法委联系,为袁家山村跑项目争资金,完善村级基础实施建设,52户贫困户通过异地移民搬迁、危房改造项目解决了安全住房问题,通组路硬化解决了5个小组群众出行问题,人饮工程解决了4个组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安装115盏太阳路灯解决了群众夜间安全出行问题,砌后坡、花墙、建广场、栽树绿化改善了村级基础设施;他协助村上大力培育发展以苹果、玉米为主导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成一个0.235兆瓦光伏村集体经济光伏电站,动员贫困户参与村上“金灿源”、“阳光灿烂”、“锦囤”合作社。2019年底,贫困户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分红共计22.54万元(其中,每户最高的达3280元,最低的也有2210元),拓宽了脱贫经济增收渠道。一件件、一个个的项目在袁家山村落地开花,为村民人居创造了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2018年,袁家山村已摘了“贫困村”帽子,2019年底,村上的贫困发生率也从原来的17.6%降到了0.75%,全村85户贫困户,现剩7户未脱贫,贫困户过上了好日子,但他的扶贫路还没有走到终点,他将继续走下去,积极奉献他那份绵薄之力,用他的汗水浇灌着袁家山村这棵“幸福树”,让村集体这根主干变粗、变壮,让那些贫困户在这棵常青树上开满永不凋谢的“幸福花”。
【网站审核】ls